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从重点服务领域开放、产业创新发展等多个维度,明确155项试点任务。
很多朋友可能对“来数加工”比较陌生,那么这个“来数加工”是什么意思?
“来数加工”是一种新兴的数据处理模式,其概念来源于国际贸易中的“来料加工”,主要指将来自境外的原始数据,通过治理、聚合、建模等数字加工程序,转化为有价值的的数据产品。来数加工的实质是跨境数据加工服务,例如海外某医疗研究机构将脱敏的临床数据传入中国,由中国本地企业进行基因测序分析或药物研发建模,生成详细的基因测序报告或药物研发模型。
“来数加工”与“来料加工”的对比
提到数据,就不能不提数据安全保护。“来数加工”与”数据保护“之间其实存在密切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安全是“来数加工”的前提条件
数据安全是整个“来数加工”过程的基础,只有在数据不被泄露、篡改或滥用的情况下,数据的加工和利用才具有合法性和可行性。
2. 数据保护贯穿“来数加工”的全生命周期
“来数加工”在每个环节中,数据保护措施都至关重要。例如在数据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访问权限,防止数据被非法访问和滥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3. 数据保护措施保障“来数加工”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只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才能确保“来数加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例如《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数据中心发展规定》就为“来数加工”提供了制度依据。
4. 数据保护技术助力“来数加工”的价值提升
数据脱敏和加密是数据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数据脱敏,可以将敏感信息替换为非敏感信息,从而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数据加密则可以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5. 数据保护提升“来数加工”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来数加工”企业来说,良好的数据保护能力还能增强客户信任,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例如,海南的“数字保税”区通过提供数据确权、保护、加工、应用和交易等完整产业链服务,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
总之,“来数加工”与数据保护相辅相成。数据保护为“来数加工”提供了安全保障,而“来数加工”则通过提升数据的价值,进一步推动数据保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来料加工”到“来数加工”,体现了我国产业从传统制造业向数字经济转型,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已经开始快速崛起。
商务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商资函〔2025〕84号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中央台办、中央港澳办、中央空管办,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广电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医保局、中国气象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移民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外汇局、国家药监局、国家密码局,最高人民法院:
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
2025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