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认证标准: S:GB/T 45001-2020 / ISO 45001:2018 E:GB/T 24001-2016 / ISO 14001:2015 Q:GB/T 19001-2016 / ISO 9001:2015 审核范围: 磷酸铁锂电池及材料元器件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废旧电池的处理和利用 二、基本情况 贵阳******有限公司系贵州******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于2014年5月14日注册成立,专注研发磷酸铁锂多用途电池产品的设计、制造及销售,现有员工40人,拥有核心技术团队10人,母公司为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磷酸铁锂电池原材料磷酸铁锂和前驱体磷酸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因电池材料在高能量密度、低温应用方面行业领先的优异性能,赢得了国内主要电池生产企业的青睐。目前公司电池材料主要客户为比亚迪、合肥国轩、中航锂电、万向等。 依托于母公司电池材料的优异性能,贵阳公司成功开发了高能量密度和宽温性能的多用途电池产品,并顺利通过UN38.3、CE、CB、TUV、IEC以及北方汽车质量监督检验鉴定试验所(201所)和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研究中心(重庆汽研院)的强制检测与认证(CNAS认证)。并成功将电池产品导入市场。 自成立之日起,贵阳安达公司就严格按照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于2018年3月顺利通过认证取得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证书。 三、主要的审核发现、沟通过程 2022年5月27日上午 至 2022年5月28日下午审核组一起检查生产现场,在审核中发现: 1、正极辊压工序,正在生产50Ah/3.2V产品,IPQC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设定压力为40±5吨,查看设备实际显示压力值为189吨; 2、喷码、贴膜工序,IPQC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环境相对湿度(45±2)%,墙上温湿度表显示49%。 经与企业沟通,企业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分为磷酸铁锂粉料和浆料两种,粉料工艺设定40±5吨,浆料工艺设定为189吨,但没有落实到IPQC作业指导书中;现场环境相对湿度(45±2)%,墙上温湿度表显示49%,主要是员工平时进出大门未关闭,IPQC作业指导书未明确生产材料种类压力可能会导致产品不合格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质量损失。现场环境湿度不符合要求也会严重影响该生产工序的产品质量。 上述事实不符合: Q:GB/T 19001-2016 / ISO 9001:2015条款,组织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c)在适当阶段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以验证是否符合过程或输出的控制准则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 四、不符合报告、受审核方改进 针对现场工艺要求和温湿度要求开具了不合格,对生产现场IPQC检验作业指导书不受控和现场不按IPQC要求执行存在的现象,对受审核方进行了批评教育,受审核方进行了举一反三的纠正和改进。 受审核方领导非常重视此问题,针对此进行了纠正,并深刻分析了原因: 1、原材料分为磷酸铁锂粉料和浆料两种,粉料工艺设定40±5吨,浆料工艺设定为189吨,但没有落实到IPQC作业指导书中; 2、现场环境相对湿度(45±2)%,墙上温湿度表显示49%,主要是员工平时进出大门未关闭导致; 针对发现的问题,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纠正措施: 1、立即修订IPQC作业指导书,区分原料压力值,对生产及质量人员进行培训。 2、由现场班组长对车间员工进行宣导,各工序房门保持常闭状态。 五、体会 审核员借助专家支持,利用专业知识在现场指出了生产过程中的IPQC作业指导书和现场运行的问题,如不整改到位,定会造成质量失控,公司运行成本损失。 审核员以高度的责任心指出了现场的问题,开具了不合格,并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并进行了深刻的原因分析,降低了企业的管理运行中的质量成本,促进了企业管理工作方面的改进,提高了企业员工的质量的意识,促进了企业检查制度的完善。审核发现得到了受审核方的认可,体现了增值审核的目的。
